文档首页> 常见问题> 如何在 Linux 服务器上配置高可用(HA)集群?

如何在 Linux 服务器上配置高可用(HA)集群?

发布时间:2025-04-23 09:33       

Linux服务器高可用集群配置全指南:从理论到实践

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确保关键业务系统持续可用已成为企业IT基础设施的核心需求。本文将深入探讨在Linux环境下构建高可用性(HA)集群的完整方案,涵盖Pacemaker/Corosync技术栈、负载均衡配置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案。

一、高可用集群基础架构解析

典型HA集群三要素:

  • 心跳检测网络:专用网络通道进行节点状态监测
  • 资源管理器:Pacemaker负责资源分配和故障转移
  • 存储同步机制:DRBD或共享存储确保数据一致性

二、CentOS/RHEL环境实战配置

1. 基础环境准备

# 所有节点执行
yum install -y pacemaker pcs corosync fence-agents-all
systemctl enable pcsd
systemctl start pcsd
passwd hacluster

2. Corosync关键配置

编辑/etc/corosync/corosync.conf

totem {
    version: 2
    cluster_name: my_ha_cluster
    transport: udpu
    interface {
        member {
            memberaddr: 192.168.1.10
        }
        member {
            memberaddr: 192.168.1.11
        }
    }
}

三、高级配置技巧

场景 配置命令 说明
NFS服务HA pcs resource create nfs_server ... 需配合exportfs配置
MySQL主从切换 pcs constraint order ... 需要GTID同步配置

专家建议:

• 使用crm_mon -1Af实时监控集群状态
• 配置STONITH设备防止脑裂问题
• 定期测试故障转移场景(每月至少一次)

四、常见问题排查手册

案例1:资源无法故障转移

现象:节点失效后服务未自动迁移
排查步骤:
1. 检查pcs status中的约束规则
2. 验证资源代理脚本返回值
3. 分析/var/log/cluster/corosync.log

通过本文介绍的配置方法,可以构建99.99%可用性的Linux服务集群。实际部署时建议先在测试环境验证所有故障场景,生产环境应配置完善的监控告警系统。随着业务发展,可考虑向Kubernetes等云原生高可用方案演进。